打剌酥
基本解釋
亦寫作“打剌蘇”。亦寫作“打剌孫”。亦寫作“打辣酥”。蒙古語“酒”的音譯。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 房玄齡 、 徐茂公 真老儍,動不動將人駡,不知道我哄他,把我當實話,去買一瓶兒打剌酥吃著耍。” 元 陳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安排著筵會,金盞子滿斟著賽銀打剌蘇。”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 黨項 云:‘打剌孫喝上五壺。’”《說岳全傳》第七九回:“我這牧羊城內出的是上等打辣酥,待小的們去燙幾瓶來,請爺爺來吃個快活。”
成語(Idiom):打剌酥
發音(Pronunciation):dǎ là s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皮膚或感覺非常細膩、柔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剌酥的字面意思是指用針或者類似的東西輕輕地刺激人的皮膚,引起一種酥麻的感覺。成語用來形容人的皮膚或者感覺非常細膩、柔軟,有時也用來形容人的心境或情感十分細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打剌酥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皮膚細膩柔軟,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情感細膩、心境柔軟。例如,當你看到一個皮膚白皙而柔嫩的女孩子時,你可以說她的皮膚像打剌酥一樣細膩;當你聽到一個人細膩動人的音樂作品時,你可以說他的音樂讓人感覺像打剌酥一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剌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史·范曄傳》中。范曄是一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他在書中用打剌酥來形容一個人的皮膚非常細膩柔軟。后來,這個成語被廣泛引用,并流傳至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剌酥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打”是動詞,“剌”是動詞,“酥”是形容詞。這三個字的意思分別是“輕輕刺激”、“輕輕扎破”和“柔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皮膚像打剌酥一樣,摸起來非常細膩。
2. 這首歌的旋律非常柔美,聽起來讓人感覺像打剌酥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打剌酥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為三個部分,“打”、“剌”和“酥”,然后與其含義相關的詞語進行聯想。例如,將“打”與“輕輕刺激”聯想在一起,將“剌”與“輕輕扎破”聯想在一起,將“酥”與“柔軟”聯想在一起。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皮膚或感覺相關的成語,例如“皮開肉綻”、“手不釋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我摸到了一只兔子,它的毛絨絨的,感覺像打剌酥一樣。
2. 初中生:她的聲音非常柔美,聽起來就像打剌酥一樣讓人心醉。
3. 高中生:這幅畫的色彩非常柔和細膩,看起來像打剌酥一樣。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