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wén bù wèn ㄅㄨˋ ㄨㄣˊ ㄅㄨˋ ㄨㄣˋ不聞不問(不聞不問)
◎ 不聞不問 bùwén-bùwèn
[pass over in silence;be indifferent;shut one's eyes to] 置身事外,不想聞其事亦不問其事
最好的態度是不聞不問,不予理睬
詞語解釋
bù wén bù wèn ㄅㄨˋ ㄨㄣˊ ㄅㄨˋ ㄨㄣˋ不聞不問(不聞不問)
(1).不聽也不問。 茅盾 《色盲》三:“你還是不聞不問為妙,永遠不知道更好。”
(2).謂不關心,不過問。 聞一多 《賈島》:“老年中年人忙著挽救人心,改良社會,青年人反不聞不問。”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五章:“真需要社會救濟的乞丐們,只管在他身邊穿梭似的來去,他也不聞不問。”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聞不問
成語(Idiom):不聞不問
發音(Pronunciation):bù wén bù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聽不問,對事情漠不關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聞不問是指對于周圍的事情不關心,不去了解、詢問或參與。這個成語強調了個人對外界事物的冷漠態度,不愿意主動去了解和參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聞不問常用于形容對待事情漠不關心、不關注的人或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對于重要事情不關心、不積極參與的人,也可以形容某人對于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缺乏熱情和積極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聞不問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一個寓言故事。據說,有一個叫做阿福的人,他對于周圍發生的事情漠不關心,對于別人的請求或詢問也不理睬。有一天,阿福在路上遇到了一只受傷的小鳥,小鳥請求阿福幫助它,但阿福依然沒有理會。后來,小鳥的傷勢越來越重,最終死去了。阿福后悔不已,意識到自己的冷漠態度是多么的錯誤。從此以后,人們用“不聞不問”來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不聞不問”由“不聞”和“不問”兩個詞組成,分別表示“不聽”和“不問”,強調對事情的冷漠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公司的重大決策總是不聞不問,這樣的態度真是讓人失望。
2. 她對于自己的學業毫不關心,成天不聞不問,怎么能有好的成績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不聞不問”與“不聽不問”相對應,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對于周圍發生的事情置若罔聞,漠不關心的形象,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不關心、不積極參與有關的成語,例如“漠不關心”、“無動于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班上有一個同學對于課堂上的問題總是不聞不問,老師都很生氣。
2. 初中生:他對于學校的活動不聞不問,從來都不參加,真是太不負責任了。
3. 高中生:我爸爸對于我的學業總是不聞不問,從來不關心我在學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