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諮
基本解釋
宋 代的官場文書用語。謂記錄并向上稟報。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二:“御史中丞知雜事禮上祥瑞案,三道皆判‘記諮’,不見出何故事。駕部 王郎中 云:‘諮亦誥之義,如尚書省案式郎中侍郎判六諮名示之類。記未詳。’余以謂尚書省案式至尚書亦曰依判諮。注:非通僕射判者,不須諮;至僕射,但書依判而已。然則記諮者,恐是應記諮於上也。亦未知果是否?”
成語(Idiom):記諮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ì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記錄下來的忠告或指導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諮是由“記”和“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記”表示記錄、記下來;“諮”表示請教、咨詢。記諮的基本含義是指記錄下來的忠告或指導意見。它強調了對經驗和智慧的珍視,以及對前人的教誨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諮多用于表達對前輩或長輩的敬重和傾聽他們的建議。也可以用來形容遇到問題時,及時尋求他人的意見和幫助。此外,記諮也可以用來描述書籍、筆記等記錄下來的有益信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諮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原文為:“夫諮,所以養(yǎng)道也,而記,所以記諮也。”這里的“諮”指的是請教,而“記”則是記錄。這個成語強調了記錄下來的忠告和指導意見對于修養(yǎng)和學習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記諮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記”是動詞,“諮”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向長輩請教,把他們的記諮都記錄下來。
2.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時刻記諮前輩的經驗和教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記諮”拆分為“記”和“諮”兩個部分,然后聯(lián)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請教長輩的時候,認真地記錄下來他們的建議和指導,以便日后回顧和學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典籍,了解更多關于記諮的使用和故事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一直記諮老師的話,努力學習。
2. 初中生:在面臨選擇時,我會請教父母的意見,將他們的記諮放在心里。
3. 高中生:考試前,我會回顧老師的記諮,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方法。
4. 大學生:在面臨就業(yè)選擇時,我會向前輩請教,聽取他們的記諮。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會時常請教老板和同事,將他們的記諮應用到實際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