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丑
基本解釋
(1).兇惡不善。《后漢書·蔡邕傳》:“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兇丑之人?其為不祥,莫與大焉。”
(2).指兇惡不善之人。《陳書·孔奐傳》:“吾性命有在,雖未能死,豈可取媚兇丑,以求全乎?”《新唐書·郭子儀傳》:“今兇丑略平,乃作法審官之時,宜從老臣始。”
對敵人或叛亂者的蔑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天子進公爵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獻帝傳》:“ 陽平 之役,親擐甲胄,深入險阻,芟夷蝥賊,殄其兇丑。”《隋書·衛玄傳》:“ 文昇 率勵義勇,應機響赴,表里奮擊,摧破兇丑。” 前蜀 杜光庭 《皇帝為老君修黃箓齋詞》:“今則方命師徒,將平兇丑,猶資道力,俾殄梟巢。”
成語(Idiom):兇丑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c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兇惡丑陋的樣子或者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丑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兇表示兇惡、殘暴,丑表示丑陋、不美。兇丑一起使用,強調了一種極其兇惡和丑陋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外貌或行為非常兇惡和丑陋,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樣子或形態非常惡劣和難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丑最早出自《易經·系辭上》:“丑,惡也。兇,亂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丑”表示丑陋,而“兇”則表示亂惡。后來,人們將這兩個形容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語“兇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相兇丑,舉止粗魯,所以不受大家喜歡。
2. 這個地方的環境兇丑不堪,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兇丑”這個成語與一個兇惡丑陋的形象聯系起來,例如一只兇猛的野獸和一個丑陋的怪物,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外貌或行為有關的成語,例如“兇神惡煞”、“丑態百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狼長得真兇丑,我好害怕。
2. 初中生:他的舉止兇丑,沒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有太多兇丑的事情發生,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