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人
基本解釋
(1).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恭帝》:“ 王宏 為 江州 刺史,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未幾,望見一白衣人至,乃刺史 王宏 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歸。”后因以為重陽故事。亦用作朋友贈酒或飲酒、詠菊等典故。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詩:“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宋 蘇軾 《有以官法酒見餉者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詩:“喜逢門外白衣人,欲鱠湖中赤玉麟。” 明 唐寅 《題自畫墨菊》:“白衣人換太玄衣,浴罷 山陰 洗研池。” 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相公,我勸你左手持螯右舉觴,把塵慮盡皆滌盪,換新粧,白衣人翻做彩袖飄揚。”
(2).舊指平民。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五折:“你不勞掛念,我是個白衣人,怎得到玉階前?”參見“ 白衣 ”。
成語(Idiom):白衣人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yī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名無姓的人,也指行醫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衣人是由“白衣”和“人”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衣”指的是白色的衣服,一般用來形容醫生或者行醫者。而“人”則代表了人類。因此,“白衣人”這個成語既可以指代無名無姓的人,也可以指行醫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無名無姓的人,例如在某個事件中,出現了一個神秘的人物,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來歷,可以說他是一個白衣人。同時,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指代行醫者,表示他們無私地為人們提供醫療服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白衣人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可以推測與中國古代醫療文化有關。在古代,醫生一般會穿著白色的衣服,因為白色被視為純潔和清白的象征。所以,白衣人這個成語可能是在描述醫生的時候逐漸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白衣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白衣人,無名無姓,卻對這個社區的居民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和幫助。
2. 在那個事件中,出現了一個神秘的白衣人,他幫助了受傷的人并迅速離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醫生穿白色衣服來記憶這個成語。將白衣人與醫生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地記住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醫學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醫療文化和現代醫學發展。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醫生相關的成語,擴展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長大后成為一個白衣人,幫助別人治病。
2. 初中生:在那個故事中,有一個白衣人出現,他解救了受傷的人。
3. 高中生:這個社區里的白衣人每天都會來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4. 大學生:他是一個白衣人,雖然沒有名氣,卻默默地為社會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