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拱
基本解釋
◎ 打拱 dǎgǒng
[salute with one's hands folded] 雙手抱拳于胸前表示敬意
詳細解釋
禮節的一種。兩手抱拳,臂的前部上舉,略微擺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 自實 走到馬前,躬身打拱。”《說唐》第六六回:“﹝ 英蓋史 ﹞到了儀門下馬,走到里邊,看見 程咬金 、 尉遲恭 坐在堂上。心內大驚,只得上前打拱。”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接著,兩廂里一般老年太婆、中年大嫂,以及年歲參差的掌柜們,也都沖著他打拱的打拱,作揖的作揖,滿口道喜,道賀。”
成語(Idiom):打拱
發音(Pronunciation):dǎ g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動遲緩、拖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拱是指人的行動遲緩,拖延時間。比喻做事拖拉、不積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拖延、懶散、不積極的態度。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懶散行為,或者形容某事進展緩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農民在田地里播種時,需要按照一定的時間表進行作業,如果遲遲不開始工作,就會導致錯過最佳的播種時間,從而影響收成。因此,打拱這個成語就形象地比喻了人的拖延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打拱,從來不按時完成任務。
2. 這個項目一直在打拱,進展太慢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打拱的動作,想象一個人慢慢地走路,拖著腳步,不積極地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行動相關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拖拉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老是打拱,作業都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2. 初中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同學一起做項目,他總是打拱,讓我很生氣。
3. 高中生:他打拱的習慣讓他錯過了很多機會,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