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牀龜
基本解釋
支床之龜。喻受束縛或內(nèi)心寂寞。 唐 白居易 《移家入新宅》詩:“春朝鎖籠鳥,冬夜支牀龜。” 宋 蘇軾 《次韻王鞏留別》:“無人伴客寢,惟有支牀龜。”參見“ 支牀有龜 ”。
成語(Idiom):支牀龜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ī chuáng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坐在床上或椅子上不肯起來,比喻懶散不勤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倚靠;牀,床;龜,椅子。成語意為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像龜一樣倚靠不起來,形容懶散不勤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不愛勞動,懶散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官員,他懶散不勤奮,整天坐在床上或椅子上不肯起來工作。有一天,他的朋友來找他,看到他仍然懶散地坐在床上,就用一只龜放在他床上,告訴他:“你現(xiàn)在就像這只龜一樣懶散,不肯起來工作。”從此,人們用“支牀龜”來形容懶散不勤奮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支”、“牀”、“龜”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支牀龜,一點也不肯努力工作。
2. 別再支牀龜了,快起來做點事情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背后有一只龜,龜?shù)哪_像支撐一樣,幫助他倚靠著不肯起來。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勤奮、懶散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勤能補拙”、“懶漢躺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整天支牀龜,從來不做作業(yè)。
2. 初中生:這個同學(xué)一直支牀龜,從來不參加課外活動。
3. 高中生:他整天支牀龜,連考試都不復(fù)習(xí),成績自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