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付
基本解釋
傳遞交付。《新唐書·房琯傳》:“俄與 韋見素 、 崔渙 奉冊 靈武 ,見 肅宗 ,具言上皇所以傳付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今殿內有二人立而以冠傳付之貌,或云失二帝像而但存侍者故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是吾平生著述,可傳付 中州 士大夫。”
成語(Idiom):傳付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消息或事物給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付是一個動詞成語,意為將消息或事物傳遞給他人。它強調傳遞的動作和內容,通常用于形容將信息、文件、任務等交給他人處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付常用于工作場景中,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隊中協調工作分配和溝通時。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將文件傳遞給同事、將信息傳達給朋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付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賈誼傳》中。故事中,賈誼是西漢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一次上書時,將自己的文章傳遞給朋友劉向,希望他能幫忙推薦。這個故事成為了“傳付”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付的結構是“動詞 + 賓語”。動詞“傳”表示傳遞的動作,賓語“付”表示傳遞的內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請你把這份文件傳付給經理。
2. 我將他的建議傳付給了領導。
3. 他將任務傳付給了團隊的其他成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傳付”分解為“傳遞”和“付出”的組合。想象自己將一份文件傳遞給他人,并付出一些努力來完成這個動作。這種記憶方式可以幫助記住“傳付”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傳遞相關的成語,如“傳音耳目”、“傳經送寶”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把家長傳付給老師,告訴他我明天要請假。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將作業傳付給同學,讓他們幫忙復印。
3. 高中生(16-18歲):我將學校的通知傳付給班級里的每個同學。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將項目的進展情況傳付給導師,以便獲得反饋意見。
5. 成年人(23歲以上):我將公司的文件傳付給合作伙伴,以便他們了解項目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