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斂
賦斂(fù liǎn)
發音:fù liǎn
基本含義:指以不正當的手段,通過勒索、敲詐等手段獲取財物。
詳細解釋:賦斂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賦”指征收,第二個字“斂”指收集。這個成語的基本意思是指以不正當的手段,通過勒索、敲詐等手段獲取財物。賦斂一詞通常用來描述那些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的行為。
使用場景:賦斂一詞常常用在貪污腐敗、權力濫用的背景下。可以用來揭示某些人不擇手段地追求個人利益,以及對公共財產的侵占和濫用。
故事起源:賦斂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導傳》中。故事講述了晉朝時期的王導,他任職官員時,不僅貪污受賄,還以各種手段勒索百姓財物,被人們稱為“賦斂王”。這個故事成為了賦斂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賦斂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賦”為動詞,意為征收;“斂”為動詞,意為收集。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的成語。
例句:
1. 這位官員以權謀私,賦斂百姓的財物。
2. 我們必須堅決打擊賦斂等違法犯罪行為。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一只手向別人要錢,并將其賦予自己的另一只手,形象地表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的意思。
延伸學習:了解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貪污”、“腐敗”、“權力濫用”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對社會現象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的老師告訴他們不要賦斂別人的東西。
初中生:有些不良商人通過賦斂財物來獲取暴利。
高中生:腐敗官員以權謀私,通過賦斂百姓的錢財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大學生:我們應該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人們對賦斂行為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