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校
成語(Idiom):鈞校(jūn xiào)
發音(Pronunciation):jūn x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大小、分量、質量等能相互匹敵,相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鈞校是一個古代的度量詞,用來描述事物的大小、分量、質量等能相互匹敵、相稱的狀態。它強調了事物之間的平衡和相互對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鈞校一詞常用于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在大小、分量、質量等方面相互匹敵、相稱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地位、財富等相當,也可以用來形容物品之間的大小、重量等相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鈞校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孔子的故事。故事中,孔子問學生們誰最能稱職地擔任國家的重要職務,學生們紛紛推舉自己。孔子說:“你們推舉自己,是不是因為你們覺得自己能和我鈞校?”這個故事中的“鈞校”一詞就是指事物能相互匹敵、相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鈞校”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選手實力相當,真是鈞校。
2. 他和他的對手在比賽中展現出了鈞校的實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鈞校”。可以想象兩個相等大小的秤砣平衡地懸掛在兩邊的天平上,形成了一個平衡的狀態,表示事物能相互匹敵、相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度量詞的知識,探索不同事物之間的平衡和相互對等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成績和他的成績鈞校。
2. 初中生:他們兩個籃球隊實力鈞校,比賽會很激烈。
3. 高中生:他們兩個學生的能力鈞校,都有機會考上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