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轢釜待炊
發音(Pronunciation):lì fǔ dài c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等待時機或條件成熟后再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轢,古代指用車輪碾壓;釜,古代指烹飪食物的大鍋;待,等待;炊,煮。成語“轢釜待炊”比喻在行動之前先做好充分準備,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講述一種謹慎、穩妥的態度和策略。可以用于勸誡他人不要急于行動,而是應該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等待合適的時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高祖本紀》中的一個故事。劉邦(劉備)起兵反秦,剛開始只有很少的人支持他。劉邦和他的部下韓信、蕭何等人在一起,他們決定先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動,而不是急于行動。他們比喻自己像是在等待烹飪食物的鍋爐,等待時機成熟后再行動,于是有了成語“轢釜待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轢釜待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急于行動,而是選擇轢釜待炊,等待合適的時機。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學會轢釜待炊,穩定心態,等待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轢釜待炊”拆分為“轢釜”和“待炊”,轢釜可以聯想為車輪碾壓大鍋,待炊可以聯想為等待煮食物,通過這樣的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謀定而后動”、“穩中求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學習要轢釜待炊,先做好準備再開始寫作業。
2. 初中生:考試前要轢釜待炊,做好復習計劃,等待最佳復習時機。
3. 高中生:大學申請要轢釜待炊,提前準備好各種材料,等待適合的申請時間。
4. 大學生:找工作要轢釜待炊,先提前準備好簡歷和面試技巧,等待合適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