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錄
成語(Idiom):選錄(xuǎn lù)
發音(Pronunciation):xuǎn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選擇并記錄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選錄是由動詞“選”和動詞“錄”組成的詞語。它的基本含義是從眾多的選擇中挑選出來,并將其記錄下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選錄也可以指代選擇并收集有價值的信息、資料或者作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選錄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面對眾多選擇時,根據一定的標準或者需求,進行篩選和記錄的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編輯人員、學者、藝術家等從大量的作品中挑選出優秀之作進行收錄。同時,選錄也可以用來描述人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有價值的內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選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編輯工作。在古代,編輯人員負責將重要的文獻、書籍或者文藝作品進行整理和收集。他們會從眾多的作品中挑選出最好的一部分,將其記錄下來。這樣的工作需要編輯人員具備較高的審美、鑒別和選擇能力,因此形成了“選錄”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選錄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選”表示選擇的動作,“錄”表示記錄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是經過精心選錄的,里面都是經典之作。
2. 這個網站選錄了許多優秀的短視頻,非常值得一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選錄”這個成語與“選擇錄取”聯想在一起。在大學錄取過程中,學校會根據考生的成績和面試表現進行篩選,最終選錄合適的學生。通過將成語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編輯的工作,以及現代信息篩選和收集的方法。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選錄”相關的成語,如“精選”、“選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選錄了我們班最好的作文,放在了班級展示墻上。
2. 初中生(13-15歲):我爸爸是一名歷史學家,他經常從大量的史書中選錄有關的資料。
3. 高中生(16-18歲):這本詩集是編輯精心選錄的,里面收錄了許多著名詩人的作品。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研究項目需要選錄一些相關的文獻資料,以支持我們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