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劫
基本解釋
佛教語。謂宇宙在時間上一成一毀叫“劫”。經歷宇宙的成毀為“歷劫”。后統謂經歷各種災難。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愿疏》:“歷劫多幸,夙世善緣。” 金 劉迎 《連日雪惡用聚星堂雪詩韻》:“后生曠世安敢望,故事歷劫徒能説。”《紅樓夢》第一二○回:“豈知 寶玉 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 清 譚嗣同 《<仁學>自序》:“歷劫之下,度盡諸苦厄。”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歷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貴。”
成語(Idiom):歷劫(lì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lì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歷經劫難,經歷磨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歷劫是指經歷了一連串的困難、災難或挑戰,但最終能夠順利度過并獲得成長。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強調了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歷劫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一件事經歷了一系列的艱難困苦后,最終獲得成功或戰勝困難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經歷、企業發展、國家歷史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歷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二年》中,故事講述了在戰亂中,國君成公被困在危險的境地,但他最終通過智慧和勇氣成功脫險。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歷劫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歷劫的結構是“歷”和“劫”兩個字,表示經歷和困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劫,最終成為了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2. 這個國家經歷了無數次歷劫,但最終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歷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片荒涼的沙漠中,經歷了無盡的困難和挑戰,但最終成功找到了回家的路,這就是歷劫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歷劫相關的成語,如歷經滄桑、歷盡艱辛等,來豐富對困難和挑戰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經歷了一次歷劫,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
2. 初中生:這個團隊經歷了很多歷劫,最終贏得了比賽的冠軍。
3. 高中生:歷劫并沒有擊垮他,反而激發了他更強大的力量。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他歷經了無數次歷劫,最終成功打造了一家偉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