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喪
基本解釋
◎ 號喪 háosāng
(1) [keen;cry loudly as if sb.is dead] a 〈方〉∶哭(罵人的話)
你又在號喪了
(2) 舊俗,家中有喪事,來吊唁的人和守靈的人大聲干哭,叫號喪
詳細解釋
(1).舊時京師之俗,喪家有用仆隸或雇人代哭,謂之號喪。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喪禮主人不得升堂》:“《南史》 孔秀之 遺令曰:‘世俗以僕妾直靈助哭,當繇喪主不能淳至,欲以多聲相亂,魂而有靈,吾當笑之。’” 黃汝成 集釋:“ 張氏 曰:‘聞京師之俗,有喪者用僕隸代哭, 濟南 城中人,間有用之者,名曰號喪。蓋誤讀 文公 《家禮》代哭之文而致此謬也。’”
(2).詈詞。罵人啼哭。
成語(Idiom):號喪
發音(Pronunciation):hào s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沮喪、失望或灰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號喪是由“號”和“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號”表示高聲哀號,而“喪”表示喪失、失去。號喪指的是情緒低落到了極點,以至于發出高聲的哀號,形容非常沮喪、失望或灰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號喪常用于形容遭遇挫折、失敗或困境時的心情,表達個人情緒低落、失望或灰心的狀態??梢杂糜诟鞣N生活場景,如工作失利、考試不理想、感情破裂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宰相管仲因為害怕戰爭而號喪的故事。管仲當時擔心齊國會因戰爭而遭受損失,于是他開始哭號,表示自己對戰爭的恐懼和憂慮。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困境時情緒低落、失望或灰心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成績出來后,小明號喪了整整一個星期。
2. 失去了工作的小紅感到非常號喪,整天悶悶不樂。
3. 遭遇連續的挫折后,他開始感到號喪,對未來失去了信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號喪”這個成語的發音和含義。將“號喪”聯想為一個人在面對失敗或困境時發出高聲的哀號,表示非常沮喪、失望或灰心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和心情相關的成語,如“心灰意冷”、“郁郁寡歡”等,以豐富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沒考好,我感到非常號喪。
2. 初中生:被老師批評了一頓,我整個下午都號喪得不想說話。
3. 高中生:參加了幾次面試卻都失敗了,我開始感到非常號喪,懷疑自己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