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愁
成語(Idiom):牢愁
發音(Pronunciation):láo c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憂愁、痛苦、焦慮等心情牢固深重,無法擺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牢愁是一個形容詞,由“牢”和“愁”兩個字組成。牢,指固定、牢固,表示困擾難解;愁,指憂愁、痛苦,表示心情沉重。牢愁形容一個人的憂愁、痛苦之情深重,難以擺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牢愁常用于形容個人的內心痛苦、焦慮的情緒。可以用于描述生活中的困境、痛苦的處境、無法解脫的苦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一段描述王莽獨攬大權后,國家政治混亂,百姓生活困苦的情節。其中有一句話“百姓之愁,牢如藩籬”,形容百姓的憂愁如固若藩籬一般,無法擺脫。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成語“牢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牢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失業而牢愁不已。
2. 她的婚姻問題使她陷入了牢愁之中。
3. 考試前的壓力讓他感到牢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牢”字表示固定、牢固,而“愁”字表示憂愁、痛苦,因此牢愁形容的是心情困擾難解、難以擺脫的痛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牢愁相關的成語,如“牢騷滿腹”、“牢不可破”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考得很差,心里牢愁得不得了。
2. 初中生:他的父母離婚了,他一直牢愁著。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她感到牢愁重重。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牢愁”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