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倉
基本解釋
(1).屯田區的糧倉。《明史·食貨志一》:“三十年定科則:軍田一分,正糧十二石,貯屯倉,聽本軍自支,餘糧為本衛所官軍俸糧。”《中國民間故事選(二)·反江山和守備老爺》:“有個守屯倉的守備老爺。”
(2).貯糧入倉。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部·催徵》:“漕米屯倉不過一季。”
成語(Idiom):屯倉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c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儲備糧食或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倉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屯指儲存、積蓄,倉指糧食或物資的存儲地點。屯倉的基本含義是指提前儲備糧食或物資,以備不時之需。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在困難之前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或危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倉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組織在面臨困難、危機或不確定性時提前做好準備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經濟好的時候儲備一些錢,以備不時之需;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在市場不穩定時儲備一些資源,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屯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在古代,農民們為了應對自然災害、戰亂等不確定的因素,會提前儲備糧食,以確保家庭的生活不受影響。這種儲備糧食的行為逐漸演變成了屯倉這個成語的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倉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屯和名詞倉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屯倉,從不輕易花錢。
2. 公司為了應對市場波動,決定屯倉一些原材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屯倉這個成語與儲備糧食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倉庫里儲存大量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屯倉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與屯倉相關的其他成語,如屯墾、屯糧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都屯倉做功課,以備考試。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未來的發展,我要在學生時代屯倉知識。
3. 高中生(16-18歲):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決定屯倉一些實用的技能。
4. 大學生(19-22歲):為了找工作,我要屯倉一些實習經驗和人際關系。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每個月都會屯倉一些儲蓄,以備緊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