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門
基本解釋
◎ 及門 jímén
[formerly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pupil dircetly taught by a master] 正式登門拜師受業的學生
及門弟子
詳細解釋
《論語·先進》:“子曰:‘從我于 陳 蔡 者,皆不及門也?!北局^現時不在門下,后以“及門”指受業弟子。《元史·許謙傳》:“乃門之士著録者千餘人。” 明 歸有光 《孟子敘道統而不及周公顏子》:“其不敘 顏子 者,夫亦以在我者言之,則 孟子 之私淑,蓋自附于及門,其視 顏子 猶儕輩焉?!?清 劉大櫆 《翰林編修李公墓志銘》:“而 張 公于及門中,獨愛重公?!?/p>
成語(Idiom):及門(jí mén)
發音(Pronunciation):jí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或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及門”起源于《左傳·宣公十三年》:“及門者,所及之門也。”意思是能夠達到某個門檻或水平。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某種技能上有一定的造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及門”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某種技能上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贊賞,也可以用來自謙或自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及門”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從古代的文獻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及門”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英語水平已經及門了,可以流利地與外國人交流。
2. 我在音樂方面只是略知一二,還遠未及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及門”與“及時”進行聯想,因為兩個成語的發音相似。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及時地到達了一個門檻,表示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及門”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能力、水平相關的成語,如“登堂入室”、“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已經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可以說我及門了。
2. 初中生:我在足球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現在的水平已經及門了。
3. 高中生:我在數學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可以說我在數學方面已經及門了。
4. 大學生:雖然我學習了很多專業知識,但我覺得自己還遠未及門。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