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札
基本解釋
(1).象聲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唐 柳宗元 《田家》詩之一:“札札耒耜聲,飛飛來烏鳶。” 宋 梅堯臣 《促織》詩:“札札草間鳴,促促機上聲。” 清 惲敬 《釋蟪蛄》:“﹝螓﹞似蜺而小,青赤色,其聲札札。”
(2).迭音詞綴。表示程度深。 茅盾 《虹》九:“ 梅女士 低了頭看自己的腳尖,心里亂札札地,辨不出是快意呢還是感慨。”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寶 聽得明白……他心里亂札札地又驚又喜。”
成語(Idiom):札札
發音(Pronunciation):zhá z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字跡工整、整齊劃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札札一詞原指古代文書上的字跡整齊、清楚,后來引申為事物整齊劃一、有條理的樣子。用來形容寫字、排列等方面整齊、規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寫字工整、整齊劃一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事物有條理、有規律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周易·繫辭傳》中有“札札有序,術數之道也”之說,意為整齊劃一的樣子是學術和數字的道理。這個成語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漢時期,當時紙張昂貴,書寫需要用筆札,為了節省紙張,人們要求寫字整齊劃一,從而形成了“札札”一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寫得札札有序,一看就是個認真的人。
2. 這家店的貨物擺放得札札有序,非常整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札札”和“寫字整齊”的意思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寫字時,一筆一劃都很整齊劃一,像是在札札地寫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書寫、整齊有關的成語,如“字正腔圓”、“規規矩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次寫字都札札地寫,老師都夸獎我。
2. 初中生:他的作業總是札札有序,從來沒有亂七八糟過。
3. 高中生:考試時,我會把要記的公式札札地寫在紙上,方便復習。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結構札札有序,邏輯清晰,看起來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