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
成語(Idiom):離心
發音(Pronunciation):lí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離心指的是心思不專注,思緒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離心一詞由“離”和“心”組成。離有分散、遠離的意思,心指思想、意念。離心的含義是指心思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離心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思維不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學習、工作中的不專注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談話或討論時的思緒跳躍、不連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離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他的朋友齊物論道,莊子以離心為例,說明人們思維容易分散,難以集中注意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離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上課經常離心,注意力不集中。
2. 考試時要注意離心,不要被其他同學的動靜分散注意力。
3. 他一直離心,對我說的話沒有聽進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離心與思維分散的狀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思維像離心的輪子一樣,不停地分散開來,無法集中在一個點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思維集中相關的成語,如“心不在焉”、“心猿意馬”等,擴展對思維狀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上課的時候有時候會離心,老師說我要專心聽講。
2. 初中生:我寫作業的時候常常離心,總是想著其他有趣的事情。
3. 高中生:備考期間要注意離心,集中精力復習重點知識。
4. 大學生:參加講座時,要避免離心,專注于演講者的思想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