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筆
成語(Idiom):擱筆
發音(Pronunciation):gē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停止寫作或創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擱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擱”意為停止,放下,第二個字“筆”意為寫作工具。擱筆的基本含義是指停止寫作或創作的意思。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作者或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暫時停下來,或者是放棄創作。擱筆也可以表示一個人對某個事情或計劃的中斷或終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擱筆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作者、藝術家或者學生在寫作或創作過程中暫停或放棄的情況。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暫時停止某項工作或計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擱筆來形容暫時放下某個任務或計劃,以便處理其他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擱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之間的《續齊諧記》。故事中,有位名叫陸機的文學家,他非常聰明,但是他在寫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在字句的選擇上猶豫不決。有一天,陸機正在寫一篇文章,突然他停下來了,把筆放在了桌子上。他的朋友問他為什么停筆,陸機回答說:“我在思考用什么字句來表達我的意思。”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擱筆”來形容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停下來思考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擱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擱”意為停止,放下,第二個字“筆”意為寫作工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寫作時突然擱筆思考了很長時間。
2. 由于缺乏靈感,他決定先擱筆一段時間再繼續寫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擱筆”這個成語與停下來思考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作家或者學生在寫作時突然停下來放下筆,思考著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寫作或創作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文不加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作業的時候,遇到不懂的題目就會擱筆去問老師。
2. 初中生:寫作文的時候,如果想不出好的開頭,我會先擱筆思考一會兒。
3. 高中生:我在寫長篇小說的時候,有時會因為情節的發展問題而擱筆思考。
4. 大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會經常擱筆停下來,思考如何更好地表達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