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堡
基本解釋
◎ 土堡 tǔbǎo
[earth bastion] 用土壘成的工事。
筑石寨土堡。——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詳細解釋
用土石筑成的碉堡。 李守章 《秋之汐》:“這坪的面積有一方里多地,那里沒有居民,也沒有樹木;僅有的是些土堡,壕溝,和些零碎的泥堆之類。”
成語(Idiom):土堡
發音(Pronunciation):tǔ b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簡陋、落后的農村建筑,也可用來形容思想、觀念等落后、保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堡是由土石等材料堆砌而成的建筑物,通常用來指代農村地區的簡陋房屋。在成語中,土堡的含義延伸至思想、觀念等方面,表示落后、保守、不開放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個群體的思想觀念保守、不開放,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觀念的情況。也可用于描述某地區或某個社會群體的發展水平較低,落后于時代潮流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土堡”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農村地區的土堡建筑而來。土堡建筑是一種簡陋的農村住宅,常見于中國北方的一些農村地區。由于土堡的簡陋和落后,成語“土堡”逐漸被用來形容思想觀念的保守和落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念還停留在土堡時代,對新事物毫無接受能力。
2. 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真是個土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土堡”。可以想象一個農村地區的土堡建筑,它簡陋、落后,與現代化建筑相比顯得十分保守。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農村地區的文化和建筑特點,了解土堡建筑的歷史和演變過程,以及農村地區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的外婆家住在一個土堡里,房子很簡單但是很溫暖。
2. 初中生(13-15歲):有些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土堡時代,不愿意接受新觀念。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能守在土堡里不進步。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地區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真是個土堡,需要加大投資才能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