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胥
基本解釋
從事音樂工作的小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高祖 即位,以舞胡 安叱奴 為散騎侍郎,禮部尚書 李綱 諫曰:‘臣按《周禮》,均工樂胥,不得參士伍。雖復(fù)才如 子野 ,妙等 師襄 ,皆終身繼代,不改其業(yè)。’”
喜樂。《詩·小雅·桑扈》:“君子樂胥,受天之祜。” 朱熹 集傳:“胥,語詞。” 漢 班固 《東都賦》:“百穀蓁蓁,庶草蕃廡,屢惟豐年,於皇樂胥。” 宋 沉遘 《賀冬表》之二:“陛下志氣獨茂,輝光日新,運神化於無為,均成功於洪造。天瑞來格,民靈樂胥。”
成語(Idiom):樂胥(lè x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è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歡樂快樂地相聚在一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胥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樂意指快樂、歡樂的意思,胥意指人們相聚在一起。樂胥形容人們快樂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歡慶,表達了人們團結(jié)友愛、歡樂祥和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胥常用于描述人們聚會、慶祝或歡樂的場景,可以用在朋友聚會、家庭聚會、節(jié)日慶祝等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詩經(jīng)·周南·桃夭》中的一首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描述了桃樹的美麗和結(jié)果,表達了歸家的喜悅和家庭的幸福。樂胥成語正是由這首詩中的“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演變而來,形容人們快樂地聚在一起,彼此歡慶。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朋友們在酒店里舉行了一個樂胥的聚會,大家玩得非常開心。
2. 這個家庭每年都會在春節(jié)期間舉辦一場樂胥的晚宴,邀請親朋好友一起慶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樂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群人歡快地手牽手跳舞,共同歡慶,這樣就能夠聯(lián)想到樂胥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成語來擴展對樂胥的理解和應(yīng)用。例如,樂不可支、樂此不疲、樂在其中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今天我們班級舉行了一次樂胥的運動會,大家都非常開心。
2. 初中生:放假了,我和同學(xué)們一起去游樂園樂胥一番,玩得很盡興。
3. 高中生:畢業(yè)聚會上,我們?nèi)嗤瑢W(xué)樂胥一晚,留下了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