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觀
基本解釋
(1).泛指樓臺館閣等高大建筑物?!?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臺觀是崇,淫樂是好。” 晉 孫楚 《韓王故臺賦序》:“ 召公 大賢,猶舍甘棠,區(qū)區(qū)小國,而臺觀隆崇?!?br>(2).特指道教的廟宇?!独m(xù)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賜 摶 號 希夷先生 ,令有司增葺所止臺觀?!?/p>
成語(Idiom):臺觀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ái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站在高臺上觀察,比喻處于高位,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zhì)。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觀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臺”和“觀”。臺指的是高臺,觀指的是觀察。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站在高臺上觀察,比喻處于高位,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zhì)。它強調(diào)了站在高處能夠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全面的了解,從而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臺觀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洞察力和遠見,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問題。它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贊美,也可以用來鼓勵自己要站在高處看問題,不被瑣事所干擾,以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和決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臺觀的起源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這個成語的含義與古代中國的觀察塔有關(guān)。在古代,觀察塔是用來觀察敵情和掌握軍事情報的重要設(shè)施。站在高塔上,人們可以俯瞰周圍的地形和敵情,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臺觀這個成語的含義也逐漸演變成了比喻洞察事物本質(zhì)的能力。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臺觀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臺和觀都是單音節(jié)詞語,沒有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高位,臺觀全局,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
2. 只有站在高處臺觀,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zhì)。
3. 這位領(lǐng)導(dǎo)的臺觀能力非常強,能夠看到問題的全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臺觀這個成語,可以將“臺”想象成一個高臺,而“觀”則代表觀察。通過將這兩個字形象化,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xù)學(xué)習(xí)其他與觀察、洞察力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洞若觀火”、“目不識丁”等。掌握更多的成語可以幫助你豐富語言表達能力,理解更深層次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站在高臺上,臺觀全景,我看到了一片美麗的風(fēng)景。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臺觀全班同學(xué)的表現(xiàn),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3. 高中生:我們應(yīng)該站在歷史的高度,臺觀時代的發(fā)展,為未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4. 大學(xué)生:在職場中,我們要臺觀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提前做好準(zhǔn)備。
5. 成年人:在生活中,我們要臺觀自己的行為和言論,以保持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