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èi liǎo gōng àn ㄨㄟˋ ㄌㄧㄠˇ ㄍㄨㄙ ㄢˋ未了公案
指尚未解決的案件或有爭議、有糾紛的事情。《五燈會元·法眼宗·清涼泰欽禪師》:“時有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師便打。曰:‘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元 方回 《可言集考》:“ 文成公 於‘思無邪’自為一説,前輩謂之未了公案。”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未了公案
成語(Idiom):未了公案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liǎo gōng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案件未能徹底解決或疑案未能完全查明,也比喻事情尚未結束,問題尚未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未了公案是由“未了”和“公案”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未了”指未完成、未了結的意思;“公案”指官府處理的案件。成語整體意為案件尚未解決或問題尚未解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未了公案常用于形容案件未能完全查明,或者事情尚未結束,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件復雜的事情或難題,暗示難以解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未了公案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未了公案》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官員在處理案件時沒有完全查明真相,導致案件無法了結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并衍生為成語,用來形容案件未能徹底解決或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未了公案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兩字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起謀殺案至今仍是未了公案,警方一直在努力調查。
2. 這個問題一直未了公案,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未了公案”理解為一個未完全解決的案件,類似于一個迷,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解決。可以將“未了”與“公案”兩個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一了百了”、“公案魚肉”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成語的應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數學題太難了,像個未了公案,我不知道怎么解答。
2. 初中生:老師給的作業太多了,我還有好幾道題未了公案呢。
3. 高中生:這個物理難題真是個未了公案,我已經思考了好幾個小時還是沒有頭緒。
4. 大學生:這個研究課題真是個未了公案,我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