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恤
成語(Idiom):昭恤(zhāo xù)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昭明善恤,體現仁義之心,為人民伸張正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昭恤是由“昭明”和“善恤”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昭明”表示明亮、光明,喻指展示正義和公正;“善恤”表示關懷、照顧,喻指體恤百姓的疾苦。昭恤合在一起,表示展示正義、體恤百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昭恤一詞多用于描述領導或政府關心民生、維護社會公正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組織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和援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王莽為了體現自己為人民謀福利的決心,特意在宮殿的前門上掛了一個“昭恤”匾額,以示對人民的關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昭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在災區親自慰問受災群眾,體現了昭恤的精神。
2. 這個慈善機構一直致力于昭恤弱勢群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昭恤”與“照亮”和“關懷”這兩個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以幫助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仁義關懷相關的成語,如“仁者無敵”、“惻隱之心”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常常昭恤我們的困難,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政府組織了一次昭恤活動,為貧困兒童送去了溫暖和關愛。
3. 高中生:在社會上,我們應該學會昭恤弱勢群體,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