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骨
基本解釋
◎ 入骨 rùgǔ
[to the marrow] 刻骨銘心,感受上達到極點
切膚之痛,入骨之恨
英文翻譯
1.to the marrow
詳細解釋
(1).猶刺骨。 宋 陸游 《舟中對月》詩:“吟詩不睡月滿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2).形容達到極點。 唐 拾得 《詩》之十二:“取債夸人我,論情入骨癡。”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 羅椿 ﹞清貧入骨,一介不取,頗有 李方叔 謝無逸 風味。”《水滸傳》第五四回:“小人貪賭,流落在江湖上,因此權在此間打鐵度日,入骨好使槍棒。” 冰心 《六一姊》:“那種娟媚入骨的豐度,的確是我過城市生活以前所見的第一美人兒!”
成語(Idiom):入骨
發音(Pronunciation):rù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深深地影響到內心,使人無法忘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事物對人的影響極其深刻,使人感受到非常深刻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形容某種感受或經歷非常深刻,無法忘懷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他的詩歌才華出眾,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詩詞常常描繪出美麗的山水和壯麗的景色,讓人們感受到了深深的美。其中有一首詩叫做《月下獨酌四首·其三》,其中有一句詩寫道:“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這句詩意味著思念之情深入內心,使人感到痛苦。后來,這個詩句被人們引申為“入骨”,用來形容某種感受或經歷非常深刻,無法忘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故事讓我感動得入骨。
2. 這次旅行的經歷使我對這個地方的美景感受入骨。
3. 這位演員的表演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他對角色的入骨演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入骨”想象成一把深深刺入骨髓的刀子,形象地表示某種感受或經歷非常深刻,無法忘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入骨”相關的成語,如“入木三分”、“入情入理”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部電影的情節很精彩,我看得入骨。
2. 初中生:老師的一席演講讓我很受啟發,感受入骨。
3. 高中生:這本書的描寫非常細膩,讀起來令人入骨。
4. 大學生:這次實習讓我對工作的認識更加深刻,體驗入骨。
5. 成年人:這個故事讓我深受觸動,感受入骨。
6. 老年人:經歷了那場戰爭,我對和平的渴望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