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杻
基本解釋
亦作“ 手扭 ”。即手銬。械手的刑具。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三折:“將軍柱上拴了頭髮,上了腳鐐手扭,抬上匣牀,使上滾肚索,拽拽拽。”《醒世姻緣傳》第十三回:“次日,原差同一干犯人點了名, 珍哥 、 晁源 、 伍圣道 、 邵強仁 都釘了手杻,交付原差帶去,往廵道解審。”參見“ 手銬 ”。
成語(Idiom):手杻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手杻是一個古代的農具,用于扶持植物,比喻對人或事物給予支持和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手杻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農具,一個是手杖,另一個是杻桿。手杖是用來扶持植物的,杻桿則是用來連接手杖的。手杻這個成語比喻人們互相扶持、相互幫助,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手杻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合作、友誼、家庭關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叫李杵臼的人,他非常善良和樂于助人。有一天,李杵臼看到路邊有一棵柳樹,由于風大,柳樹被吹得東倒西歪,無法自己站立起來。李杵臼看到后,便拿起手杖去扶持柳樹,結果柳樹重新站立了起來。后來,人們就用“手杻”來形容互相扶持和幫助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手杻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手”和“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像手杻一樣,互相扶持。
2. 只有通過互相合作,我們才能像手杻一樣,戰勝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李杵臼扶持柳樹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另外,也可以將“手杻”與“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記憶鏈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農具的知識,如手耕、犁耕等,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農耕文化的發展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要像手杻一樣,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 初中生:在困難時,我們應該像手杻一樣,團結起來,共同戰勝困難。
3. 高中生:只有通過互相合作,我們才能像手杻一樣,共同實現目標。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像手杻一樣,互相扶持,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