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域
基本解釋
地方;國內。《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今方域晏然,要荒無儆,將遵上德無為之時也。”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方域芥盡,不變天宮。” 宋 王安石 《進<字說>表》:“以義自然,故先圣之所宅,雖殊方域,言音乖離,點畫不同,譯而通之,其義一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畿輔為根本重地,自 武昌 淪陷,方域震擾。”
成語(Idiom):方域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一地區或領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域是由“方”和“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方”表示方形,指地區;“域”表示土地,指領域。方域的含義是指某一地區或領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域常常用于描述特定的地區或領域,可以用來表示某個行業、學科或領域的范圍或轄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域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土地被劃分為方形的塊狀,每個方形的土地被稱為方域。方域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來表示土地的歸屬和范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方”和名詞“域”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科的研究方域非常廣闊,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
2. 他在音樂方域有很高的造詣,被譽為音樂界的泰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域”這個成語與“土地”和“范圍”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方形的土地代表特定的領域或地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方寸之地”、“方興未艾”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的花園是我的方域,我可以在那里種花、玩耍。
2. 初中生(12-15歲):學習是我的方域,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15-18歲):科學研究是我的方域,我希望能夠做出一些有意義的發現。
4. 大學生(18-22歲):社交網絡是我在虛擬世界的方域,我可以與朋友交流和分享生活。
5. 成年人(22歲以上):工作是我的方域,我要努力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