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鶻
成語(Idiom):蒼鶻(cāng hú)
發音(Pronunciation):cāng 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顯得蒼老、憔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蒼鶻是指蒼老的鶻鷹,鶻鷹在年老時羽毛變得蒼白,飛翔的姿態也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蒼鶻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因年老或經歷磨難而顯得蒼老、憔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蒼鶻常常用來形容人在歲月的沉淀中變得蒼老、憔悴,或者形容事物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而顯得陳舊、破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大宗師》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一個老師在被迫逃亡時,遇到了一只蒼老的鶻鷹。老師覺得鶻鷹的樣子和自己一樣憔悴,于是用“蒼鶻”來形容自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了太多磨難,現在看起來已經像一只蒼鶻了。
2. 這座古老的建筑已經年久失修,變成了一座蒼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蒼鶻的形象與蒼老的鶻鷹形象聯系起來,通過想象一只蒼老的鶻鷹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蒼鶻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結構的成語,學習過程中可以注意其他類似結構的成語,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的頭發已經變得蒼鶻了。
2. 初中生:經歷了那次事故后,他的臉上布滿了蒼鶻的皺紋。
3. 高中生:歲月的沉淀讓這座古老的城市變得蒼鶻不堪。
4. 大學生: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創業,他看起來已經像一只蒼鶻了。
5. 成年人:歲月的流逝讓我的心靈變得蒼鶻,但我仍然堅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