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
基本解釋
(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贈念法華經綬上人》詩:“五更初起掃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書齋》詩:“屏山獨臥千峯雪,御札時開一炷香。” 宋 陸游 《夜香》詩:“清夜一炷香,實與天心通。”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無事。”
(2). 明 清 時俗稱下官見上司時投遞的手本。因其楷書工整,細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灝 《通俗編·手本》:“今手本單書官銜姓名,俗號一炷香者,長刺也。”
成語(Idiom):一炷香(yī zhù xiāng)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ù x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時間非常短暫,只能燒一炷香的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炷(zhù)是古代用來計量時間的單位,炷香是一種香燭,燃燒一炷香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成語“一炷香”用來形容時間非常短暫,只能燒一炷香的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時間短暫,強調時間的寶貴和有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人,每天晚上都要點一炷香祭拜神靈,他總是抱怨時間過得太快,一炷香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后來,人們就用“一炷香”來形容時間短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量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遇到了心儀的女孩,但是他只能在一炷香的時間里與她聊天。
2. 這個項目的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只有一炷香的時間來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點燃一炷香后,時間迅速流逝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時間短暫的成語,如“彈指一揮間”、“轉瞬即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跟朋友們一起玩耍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就像一炷香一樣。
2. 初中生:每次考試時間都過得特別快,感覺一炷香的時間就結束了。
3. 高中生:高三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感覺一炷香的時間都不夠我準備考試了。
4. 大學生:大學四年的時間就像一炷香一樣,轉眼間就要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