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調墨弄筆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mò nòng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寫字或繪畫時,調整墨的濃淡,擺弄筆尖等操作。比喻故意拖延時間或敷衍塞責,不認真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調墨弄筆是由“調墨”和“弄筆”兩個動作組成的成語。調墨指的是調整墨的濃淡,使之適合寫字或繪畫;弄筆指的是擺弄筆尖,使之適合書寫。這個成語比喻故意拖延時間,敷衍塞責,不認真工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中敷衍塞責、不認真負責的行為。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學習或生活中敷衍塞責,不認真對待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張纮傳》:“纮承旨調墨弄筆,不拘一格。”這個故事中的張纮是后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在處理公務時經常拖延時間,不認真工作,只是敷衍了事。后來,人們把他的行為比作調墨弄筆,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調墨弄筆,效率很低。
2. 這個學生上課時總是調墨弄筆,從不專心聽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含義與調墨和弄筆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寫字時敷衍塞責,不認真調整墨的濃淡,擺弄筆尖,這樣就能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工作態度相關的成語,如“敷衍塞責”、“敷衍了事”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時總是調墨弄筆,不認真講解。
2. 初中生:他在寫作業時總是調墨弄筆,不認真思考問題。
3. 高中生:這個學生考試時總是調墨弄筆,不認真答題。
4. 大學生:他在做實驗時總是調墨弄筆,不認真記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