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食毛踐土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máo jiàn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卑劣,沒有修養,不知廉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食毛踐土是一個貶義詞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低劣,沒有修養,不知廉恥。食毛指吃毛發,踐土指踩在泥土上。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連吃毛發、踩泥土這樣低賤的行為都能做出來,可見他的品德是多么卑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沒有道德底線、不知廉恥的人。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一些言行不檢的人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們的品德低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中庸》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因為有一次吃飯時發現碗里有一根毛發,他并沒有將毛發吐出來,而是將其吞下肚。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他非常憤怒地說:“食毛踐土,不知廉恥!”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食毛踐土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食”和“踐”都是動詞,表示吃和踩的意思,“毛”和“土”則是名詞,表示毛發和泥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居然偷了那么多錢,真是食毛踐土,沒有一點廉恥之心。
2. 這個人背叛了自己的朋友,可見他的品德真是食毛踐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的字形進行聯想來記憶。例如,“食”字可以聯想為一個人張嘴吃東西的形狀,“毛”字可以聯想為一根毛發的形狀,“踐”字可以聯想為一個人踩在泥土上的形狀,“土”字可以聯想為泥土的樣子。通過將這些形象進行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品德有關的成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真金不怕火煉”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謊了,真是食毛踐土,不像一個好孩子。
2. 初中生:他考試作弊,完全是食毛踐土的行為,喪失了學生的基本道德。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貪污受賄,真是食毛踐土,不配擔任公職。
4. 大學生:他為了謀取私利,不擇手段,完全是食毛踐土的表現,令人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