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支北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b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支持北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北是一個表示支持北方的成語。它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北方與南方常常發生沖突。支北意味著支持北方的力量、觀點或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支北可以用于討論政治、社會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表示支持北方的一方或北方的利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當時,中國分為七個國家,其中以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其他國家常常聯合起來對抗秦國,而支持秦國的人被稱為“支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北由兩個漢字組成,支和北。支的意思是支持,北表示北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辯論中,他明確表示支北,站在北方的一邊。
2. 這個政策對北方地區有很大的好處,我們應該支持它,支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支北與支持北方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北方,支持北方的人和事物,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以及北方與南方的歷史沖突和文化差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支北,因為北方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去玩。
2. 初中生(13-15歲):我支北,因為北方的教育資源更豐富。
3. 高中生(16-18歲):我支北,因為北方的經濟發展更快,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4. 大學生(19-22歲):我支北,因為北方的文化底蘊更深厚,有更多的藝術活動和歷史遺跡。
5. 成年人(23歲以上):我支北,因為北方的氣候更適合我,我更喜歡北方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