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嫌
成語(Idiom):冒嫌(mào xián)
發音(Pronunciation):mào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冒險而得罪人。形容做事魯莽,不顧他人感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冒嫌是指冒險而得罪人,形容人魯莽、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這個成語中的“冒”指的是冒險,冒險去得罪或得罪別人的風險。而“嫌”則指得罪別人,招致別人的怨恨或不滿。因此,冒嫌形容人不顧他人感受,輕率行事,常常會引起紛爭或爭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冒嫌常用于批評或警示他人不要魯莽行事,要謹慎對待他人的感受。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導致別人對其產生不滿或怨恨的情況。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勸誡別人要慎重行事,不要輕易得罪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南朝宋時期有一位名叫王導的官員,他在處理案件時魯莽行事,不顧他人的感受。有一次,他審理了一個案件后,被告人對判決結果很不滿意,于是向王導投訴。王導對此不以為意,還嘲笑被告人沒有能力改變判決。結果,被告人在王導家門口放了一堆糞便,以示對他的不滿和憤怒。這個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人們紛紛議論,從而形成了成語“冒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冒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冒嫌行為導致了很多人對他的不滿。
2.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避免冒嫌的行為,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冒嫌”這個成語:
1. 關聯故事:將成語的故事起源和含義與“冒險”、“得罪人”等詞語進行關聯,幫助記憶。
2. 反義詞對比:將“冒嫌”與“謹慎”、“顧及他人感受”等概念進行對比,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相關成語,如“不顧一切”、“掉以輕心”等,拓展對于魯莽行事的理解。
2. 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冒嫌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和教訓。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冒嫌行為讓同學們都生氣了。
2. 初中生:他沒有顧及他人的感受,冒嫌得罪了很多人。
3. 高中生:在處理問題時要謹慎,不要冒嫌得罪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