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吞吐能力
成語(Idiom):港口吞吐能力(gǎng kǒu tūn tú néng lì)
發音(Pronunciation):gǎng kǒu tūn tú né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港口的貨物裝卸能力和處理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港口吞吐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時間內處理貨物的能力,包括裝卸貨物的效率和處理貨物的數量。港口吞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港口的運營效益和貨物流通的順暢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描述港口的運營情況,也可引申用于其他領域,比如描述一個組織、企業或個人處理事務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的起源比較普遍,沒有特定的故事背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港口吞吐能力的結構為“名詞 + 動詞 + 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港口的吞吐能力非常強,每天能處理上千噸的貨物。
2. 港口吞吐能力的提升對于促進貿易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港口吞吐能力與港口運營的順暢程度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港口裝卸貨物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港口吞吐能力的提升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港口運營中的相關概念和指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港口的吞吐能力增加了,貨物可以更快地運輸到其他地方。
2. 初中生(12-15歲):港口吞吐能力的提升對于促進貿易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
3. 高中生(15-18歲):港口吞吐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港口的競爭力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