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曉
基本解釋
謂不知天曉。后多指起身晚。《南史·后妃傳上·齊高昭劉皇后》:“太子初在孕,后嘗歸寧,遇家奉祠,爾日陰晦失曉,舉家狼狽,共營祭食。”《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次早隣舍起來,見 劉官人 家門也不開,并無人聲息,叫道:‘ 劉官人 !失曉了!’” 明 單本 《蕉帕記·下湖》:“誰想今朝失曉,起來紅日中天。”
成語(Idiom):失曉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x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失去聯系或失去音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曉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失指失去,曉指消息或音信。失曉的含義是失去聯系或失去音信,通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失去聯系或失去音信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曉常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失去聯系或失去音信的情況。例如,在朋友長時間沒有聯系后,可以說他們失曉了。此外,失曉也可以用于形容失去聯系的情況,比如失去了與親人、朋友或同事的聯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失曉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士大夫之間的交往。在古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要依靠書信和口信,如果長時間沒有收到對方的消息,就會產生失去聯系或音信的感覺,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失曉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表示某人失去了聯系或音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曾經是好朋友,但后來失曉了。
2. 他失曉已久,我們都很擔心他的安全。
3. 這封信是他多年來的第一次回信,我們終于解開了失曉的謎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失曉”與“失去聯系”或“失去音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想象兩個人之間的聯系突然消失,就像曉(消息)突然失去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失去聯系或音信相關的成語,例如“失散”、“失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好朋友搬到了另一個城市,我們失曉了。
2. 初中生:他一直沒有回復我的消息,我們已經失曉了兩個月。
3. 高中生:我和他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少,我們漸漸失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