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
基本解釋
(1).分得他人的利益。《孫子·軍爭》:“掠鄉分眾,廓地分利。” 曹操 注:“分敵利也。”
(2).謂自己不從事生產而坐分他人生產所得的利益為“分利”。 梁啟超 《論生利分利》:“故 中國 之官吏,實分利之罪魁。而他種之分利者,大率由彼輩而生者也。”
(3).中醫學名詞。謂用藥劑使患者出透汗而使病情好轉。
成語(Idiom):分利(fēn lì)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分配財物或利益時,按照各方的實際貢獻或權益比例進行公平分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利是由“分”和“利”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指分配,利指利益。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在分配財物或利益時,應該按照各方的實際貢獻或權益比例進行公平分配。它強調了公平和合理的原則,避免了不公平的分配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利這個成語常用于商業、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用來形容在分配資源、權益、財物等方面遵循公平原則的重要性。它可以用來提醒人們在各種場合下要公正地分配利益,避免不正當的利益占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利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晏嬰的大臣,他在處理國家財政時非常公正。有一次,國王給他分配了一筆巨款,晏嬰將這筆錢公平地分給了各個部門和官員,沒有私自占有。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就用“分利”來形容按照公平原則進行分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內部,我們要做到公平分利,不讓任何人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2. 這個項目的利潤應該按照各方的投入比例來分利。
3. 在合作中,雙方要遵守約定,按照合同規定的比例分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分利”這個成語與公平、公正的概念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公平的天平,上面放著各種不同的利益,然后按照實際貢獻或權益比例進行公平分配,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平、分配相關的成語,如“公平無私”、“均分秋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們在游戲中要分利,不讓一個人占據全部的資源。
2. 初中生:在班級活動中,我們要按照每個人的努力程度來分利。
3. 高中生:在社團活動中,我們要公平分利,不讓部分人獨占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