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窮山惡水
發音(Pronunciation):qióng shān è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環境貧瘠、條件惡劣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窮山惡水是由“窮山”和“惡水”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窮山指的是貧瘠的山地,惡水指的是污濁的水源。這個成語形容環境條件非常惡劣、貧瘠,沒有生活的條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的環境非常惡劣,例如偏遠山區、貧困地區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魯國的僖公去探望齊國的桓公,齊國的官員想要讓魯國的人感到壓迫,便讓僖公經過一片貧瘠的山地和污濁的水源。僖公回到魯國后,對齊國的環境非常反感,便用“窮山惡水”來形容那里的惡劣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真是窮山惡水,根本無法居住。
2. 在窮山惡水的環境下,他們仍然堅持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窮山惡水”的形象,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個貧瘠的山地,周圍是污濁的水源,感受到環境的惡劣,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環境有關的成語,如“窮鄉僻壤”、“水深火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地方真的很窮山惡水,沒有好吃的東西。
2. 初中生:我不想去那個窮山惡水的地方,太沒意思了。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改變這個窮山惡水的環境,讓人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