泂泂
成語(Idiom):泂泂
發音(Pronunciation):jìng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流湍急,聲勢浩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泂泂是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形容詞,用來形容水流湍急、聲勢浩大的情況。它通常用來形容江河湍急,波濤洶涌的景象,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聲嘈雜,聲勢浩大的場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泂泂通常用來形容水流湍急的情況,比如形容大江奔流、波濤洶涌的江河景象。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聲嘈雜、聲勢浩大的場合,比如形容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場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泂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中的《抽思》篇,原文為“泂泂者,猶之江之波也。”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泂泂是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形容詞,字形結構相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江水泂泂,奔騰向前。
2. 人聲泂泂,熱鬧非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泂泂”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大江波濤洶涌,水流湍急的景象,或者想象人聲嘈雜、聲勢浩大的場面,這樣就能夠記住“泂泂”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水相關的成語,比如“波瀾壯闊”、“波濤洶涌”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江水泂泂,奔騰向前,像一條巨龍。
2. 初中生(13-15歲):人聲泂泂,熱鬧非凡,大家都在為校慶活動熱烈歡呼。
3. 高中生(16-18歲):大江泂泂,奔騰向前,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
4. 大學生及以上:在音樂會上,人聲泂泂,掌聲如潮,充滿了熱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