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
基本解釋
(1).方正而有標格。《后漢書·傅燮傳》:“帝從 燮 議。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為眾所歸。” 李賢 注:“方,正也;格,猶標準也。”《北齊書·薛琡傳》:“﹝ 薛琡 ﹞天性險忌,情義不篤,外似方格,內實浮動。”
(2).方形的格局。指井田之法。 康有為 《大同書》庚部第一章:“故創井田之法而后人人不憂飢寒;而此方格之事,非新闢之國,實不能行。”
(3).方形的格子。 吳山 《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裝飾藝術》第三章第二節:“陶碗的花紋內外兼施,用平行方格紋或方格內加圓點。”
英文翻譯
1.check
成語(Idiom):方格(fāng gé)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方正、整齊、規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格是由“方”和“格”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格的基本含義是指形狀方正、排列整齊、規矩有序。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形狀、排列或規則等方面具有規整和整齊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格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建筑物、圖案、文字或思維等方面具有整齊、規則的特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性格、行為有條理、有紀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格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繪畫藝術。在繪畫中,方格是一種常見的圖案,用來分割和組織畫面。方格可以使畫面更加整齊、規則,給人以秩序感和美感。因此,方格在繪畫中被賦予了積極的意義,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的布局非常方格,給人一種整齊的感覺。
2. 他的性格很方格,做事情都按部就班,從不馬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方格在繪畫中的作用,通過繪畫的形式記憶這個成語。也可以將“方格”與“整齊、規矩”等詞匯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方格相關的文化和藝術知識,深入了解方格在繪畫、建筑等領域的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用彩色方格筆記本做作業,因為它看起來很整齊。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寫字要方格好看,這樣看起來更規矩。
3. 高中生:我喜歡玩樂高積木,因為它們都是方格形狀的,可以拼出各種有趣的模型。
4. 大學生:這個設計師的作品都很方格,非常有創意和規則感。
5. 成年人:我喜歡整理書架上的書,讓它們按照大小和顏色排列成方格,看起來更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