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
基本解釋
分到手。如:廠里送給幼兒園一筐蘋果,每個小朋友分得兩只。
成語(Idiom):分得(fēn dé)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按照一定的原則或規則進行分配,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份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得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分”和“得”兩個字組成。分指將某物分割或分配,得表示獲得或取得。這個成語表示按照一定的原則或規則進行分配,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份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得常用于描述公平分配、按勞分配等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公平分配資源、財富、機會等,也可以用來表達個人或團體按照自己的努力和貢獻獲得應有的回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得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策·齊策四》。據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叫孟嘗君的賢臣,他在國家分配土地時非常公平,每個人都能分得自己應得的土地。因此,人們常說:“分得如孟嘗君”,后來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分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得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分”和“得”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考試結果公平分配,每個人都分得了自己應得的成績。
2. 在這個項目中,大家都努力工作,所以每個人都能分得一份回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分得”這個成語與公平分配、按勞分配等概念聯系起來,理解成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份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分得相關的成語,如“分毫不爽”、“分文不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分得一本新書。
2. 初中生(12-15歲):比賽獎品要公平分配,每個人都能分得一份。
3. 高中生(15-18歲):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分得滿意的成績。
4. 大學生(18-22歲):實習期間,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工作量分得報酬。
5. 成年人(22歲及以上):在社會上,付出努力才能分得自己想要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