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鉦
基本解釋
負責擊鼓敲鉦之事。《文選·張衡<思玄賦>》:“左青琱之揵芝兮,右素威以司鉦。” 李周翰 注:“言左使青龍豎芝蓋,右使白虎主鉦鼓。”
成語(Idiom):司鉦(sī zhòu)
發音(Pronunciation):sī z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高位,掌握大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鉦是古代官員的一種職位,負責管理朝廷的金石之器。司鉦的地位高,權力大,因此成為了一種象征權力的成語。在現代使用中,司鉦常常用來形容掌握大權的人或擁有高位的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司鉦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描述權力的時候。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高級領導,一個重要職位的人,或者是掌握大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鉦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無衣》中。在這首詩中,司鉦指的是擔任官職的人,象征著權力和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司鉦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司”是動詞,意為掌管、管理;“鉦”是名詞,指古代的一種樂器。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掌管大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就像一個司鉦,掌握著所有的決策權。
2. 這位總統是一個真正的司鉦,他擁有極大的權力和影響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掌權”、“高位”、“權力”等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司鉦”的意義。同時,可以將“司鉦”與它的發音“sī zhòu”進行反復的朗讀和書寫,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官員的職位體系,以及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權力結構。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權力相關的成語,如“權謀”、“位高權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司鉦,她負責管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 初中生:校長是學校的司鉦,他決定了學校的方向和政策。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是國家的司鉦,他們承擔著重大的責任和權力。
4. 大學生:企業的CEO就是司鉦,他們掌握著企業的戰略和決策。
5. 成年人:總統是國家的司鉦,他擁有最高的權力和決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