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
基本解釋
依從正道。《易·復》:“中行獨復,以從道也。”《荀子·臣道》:“‘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史記·蒙恬列傳》:“愿陛下為萬民思從道也。” 唐 李翱 《從道論》:“是則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從道而罹怒乎?寧違道而從眾乎?斯所謂辨難易而榷是非矣。”
成語(Idiom):從道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遵守道義,守禮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道是指遵循道德規范,守法律紀律,遵守社會禮儀。從道強調個人言行要符合道義,遵循社會規范,具有積極的道德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從道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言行端正,遵守法律法規,遵循社會規范的行為。也可以用于教育引導,提醒人們要始終遵循道義,守禮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從道這個成語源于《論語·衛靈公》。孔子曾經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意思是說君子通過修養自己的品德來結交朋友,然后通過朋友的幫助來修養自己的仁德。這個故事中的“文”和“友”就是從道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道是一個謂賓結構的成語,由“從”和“道”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從道,言行舉止都很得體。
2. 作為一名公務員,他應該從道,不能接受賄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從道”與“遵循道義,守禮法”這個基本含義聯系起來,形成一個聯想。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道路上行走,遵循正確的道路,守禮法,這樣就能記住從道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循循善誘”、“秉公無私”等,來增加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從道,不欺負同學。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從道,遵守校規。
3. 高中生:年輕人應該從道,不違法亂紀。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從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 成年人: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從道,遵守法律法規,遵循社會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