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鬢
成語(Idiom):鵠鬢(hú bìn)
發音(Pronunciation):hú b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額頭寬闊,鬢角高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鵠(hú)是指天鵝,鬢(bìn)是指人的太陽穴旁的頭發。鵠鬢形容人的額頭寬闊,鬢角高聳,是形容人容貌美麗端莊、氣質高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麗、儀態端莊,也可以用于形容男子的英俊、氣質高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公子重耳從晉國逃亡到齊國,齊襄公非常欣賞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后來,公子重耳成為齊國的大夫,他的妻子恪守婦道,容貌美麗端莊,使得公子重耳不勝贊嘆,形容她的美麗就用了“鵠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鵠鬢”,沒有其他修飾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相秀麗,鵠鬢高聳,深得眾人喜愛。
2. 他英俊瀟灑,鵠鬢寬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鵠鬢想象成天鵝的額頭和太陽穴旁的頭發,從而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美麗、儀態端莊相關的成語,如“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鵠鬢高聳,像天鵝一樣美麗。
2. 初中生:他的鵠鬢寬闊,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
3. 高中生:她的鵠鬢高聳,令人心生敬佩和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