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攻
成語(Idiom):雕攻(diāo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巧妙的計策或手段攻擊敵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雕攻一詞源于《戰國策·魏策一》中的故事。雕是一種猛禽,攻則是攻擊之意。雕攻形容用巧妙的計策或手段攻擊敵人,以取得勝利。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戰爭中用智謀和計策打擊敵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競爭、戰爭等場合中,用巧妙的策略或手段攻擊對手,以達到勝利的目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戰國策·魏策一》記載,戰國時期,魏國的大將軍信陵君在與韓國進行戰爭時,派出使者向韓國國王獻上了一只翠雀。韓國國王非常喜歡這只翠雀,于是把它放在宮殿的后花園中。信陵君得知后,派出間諜潛入韓國王宮,將翠雀的蛋換成了石頭。當韓國國王發現翠雀的蛋變成了石頭時,非常憤怒,認為是信陵君故意戲弄他。于是,韓國國王決定出兵攻打魏國。最終,魏國通過這個巧妙的計策成功地擊敗了韓國。這個故事的勝利者通過巧妙的計謀實施了雕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賽中使用了雕攻的策略,最終贏得了冠軍。
2. 這位將軍善于雕攻,總是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雕攻”這個成語與故事起源中的翠雀換蛋的情節聯系起來。想象信陵君用巧妙的計謀將翠雀的蛋換成了石頭,從而成功實施了雕攻,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巧取豪奪”、“出奇制勝”等,以拓寬對于巧妙策略和計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初中生:他們利用雕攻的戰術,成功地突破了敵人的防線。
2. 高中生:在競選班長的過程中,他使用了雕攻的策略,最終當選。
3.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公司常常使用雕攻的手段來擊敗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