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棄
成語(Idiom):擿棄
發音(Pronunciation):tī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擿棄是一個由動詞“擿”和動詞“棄”組成的成語,意為揪起并扔掉,表示徹底拋棄、摒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擿棄一詞中的“擿”字,意為揪起、拔出;“棄”字,意為拋棄、丟棄。擿棄的含義是指將某物揪起后徹底拋棄、摒棄,不再使用或關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擿棄常用于描述丟棄、拋棄某種不好的習慣、行為或事物。可以用來表示對不良行為的抵制、對不好的事物的摒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擿棄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徐無鬼》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河邊捕魚時,一只黃鸝停在了他的竿上,他用竿子擿起了黃鸝,但又放了它走。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捕到一條魚,因為其他魚都被黃鸝嚇跑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我們需要放棄眼前的小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擿棄是一個由兩個動詞構成的成語,形式為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決定擿棄過去的壞習慣,重新做一個有紀律的人。
2. 這個公司決心擿棄落后的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擿棄”與“揪起并扔掉”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揪起一件東西并將其扔掉的場景,與擿棄的含義相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拋棄、摒棄相關的成語,如“拋磚引玉”、“舍近求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擿棄了他不喜歡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來玩。
2. 初中生:為了追求更高的學業成就,她擿棄了游戲和社交媒體。
3. 高中生:他決定擿棄不良的朋友圈子,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
4. 大學生:大家應該擿棄對學術誠信的漠視,共同維護學術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