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瀨
基本解釋
(1). 漢 代將軍名號。《漢書·南粵傳》:“故歸義 粵 侯二人為戈船、下瀨將軍,出 零陵 ,或下 離水 ,或抵 蒼梧 。”
(2).指水軍。 唐 李嶠 《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作》詩:“尚想 江陵 陣,猶疑下瀨師。” 唐 張仲素 《漲昆明池賦》:“獱獺呈形,有類於文身之俗;鳧鷖亂響,如習乎下瀨之師。”
(3).指下瀨船。 清 吳偉業 《桃核船》詩:“ 漢 家水戰習 昆明 , 曼倩 偷來下瀨橫。”詳“ 下瀨船 ”。
成語(Idiom):下瀨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事物的聲望、地位、能力等逐漸下降或衰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下瀨”源自于《詩經·小雅·鶴鳴》中的“鶴鳴于九江,下瀨而魚。魚在于河,鶴在于渚。”意思是鶴在九江的下游地方鳴叫,而魚則在江河里游動。由此引申為一個人或事物的聲望、地位、能力等逐漸下降或衰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能力、地位或名聲逐漸衰落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行業或組織的衰退,也可以用來指一個人的才華或成就不如以前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下瀨”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學作品《詩經》中的《小雅·鶴鳴》。這首詩描繪了鶴在九江的下游地方鳴叫,而魚在江河里游動的景象。后來,人們將“下瀨”引申為描述一個人或事物的聲望、地位、能力等逐漸下降或衰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下”和名詞“瀨”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行業的領軍人物,但現在已經下瀨了。
2. 這家公司的業績一直在下瀨,需要采取措施來扭轉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鶴在九江的下游地方鳴叫,而魚在江河里游動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人物衰落相關的成語,如“衰落不堪”、“黯然失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曾經是班上的學習能手,但現在成績下瀨了。
2. 初中生:他曾經是校籃球隊的主力,但現在技術下瀨了。
3. 高中生:他曾經是學校的學霸,但現在學習成績下瀨了。
4. 大學生:他曾經是社團的骨干,但現在在社團中的地位下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