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定
基本解釋
(1).商議決定。《漢書·高后紀》:“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 高廟 ,世世勿絶,嗣子各襲其功位。其與列侯議定奏之。” 明 王驥 《邊務五事疏》:“今議定功次,獲三首級者贖其死罪,獲二級者贖其徒流罪。” 冰心 《晚晴集·我的童年》:“在開會時大家議定了題目,限了韻,各人分頭做詩。”
(2).謂疑議有定論。 清 余維樞 《申端愍公祀田記》:“ 順治 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詔下其事於廷,十三年閏五月初二日, 申公 殉國議定,遂同二十三臣者特諡 端愍 。”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agreed
議定(yì dìng)
發音(Pronunciation):yì d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達成共識,商定事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議定是指通過討論、協商等方式,達成一致的決定或協議。它強調了多方共同商議,以達到共識和決定事項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議定常用于形容雙方或多方在商務、政治、法律等領域中達成共識和協議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會議、談判、合同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議定的起源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它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常見的成語之一,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議定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議”表示討論、商議,“定”表示決定、確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經過多次磋商最終議定了這個合作計劃。
2. 在這次會議上,各方代表議定了未來的合作方向。
3. 法庭上,雙方律師最終議定了解決糾紛的辦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議定”與討論、商議、決定等相關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群人在會議室中進行激烈的討論,最終達成共識和決定,形成議定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議定”相關的成語,如“達成一致”、“商定”等,以擴大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和同學們好好商量,最后才能議定一個好的游戲規則。
2. 初中生:學生會經過多次討論和投票,最終議定了學校的新校規。
3. 高中生:參加模擬聯合國會議時,我們需要與其他代表進行多次協商,最終議定決議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