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昭
成語(Idiom):曲昭
發音(Pronunciation):qū z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意折中妥協,不按原則行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曲昭是由“曲”和“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曲”意為折中、妥協,“昭”意為顯露、表現。曲昭指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意折中妥協,不按原則行事,顯示出一種不正直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曲昭常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在處理問題時不堅持原則,為了私利而妥協折中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違背原則、不誠實、不正直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曲昭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為了復國,想到了一個計策。他派人到齊國向齊桓公請教,齊桓公告訴他:“曲則全,枉則直?!边@句話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為了達到目的可以適度妥協,不必太過堅持原則。公子重耳聽后頗有感悟,從此開始實行曲昭的策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博取領導的歡心,曲昭了原則,做出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堅持原則,而不是曲昭求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曲昭”理解為“彎曲顯露”,表示為了達到目的而彎曲地表現出來。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為了達到目的而彎曲身體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曲昭相關的成語,如曲突徙薪、曲徑通幽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考試能夠取得好成績,曲昭了原則,偷看了同學的答案。
2. 初中生:為了爭取更多的福利待遇,一些工人工會曲昭了原則,與雇主達成了妥協。
3. 高中生:政府為了吸引外資,曲昭了原則,放寬了對外資的限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