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苞苴竿牘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jū gān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章、文字等的內容完備、清晰明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苞苴竿牘,比喻文章或文字的內容充實、詳盡,清晰明了,沒有絲毫疏漏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文章、文字的內容充實、詳盡,也可用來指責文章、文字的內容不充實、敷衍了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主父偃是戰國時期的一位大夫,他在寫給晉國君主的信中,詳盡敘述了自己的心情和見解,字里行間充滿了真情實感。君主看到信后,贊嘆不已,稱贊他的信“苞苴竿牘”。后來,人們將這個贊美用語引申為贊美文章、文字內容充實、詳盡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苞苴”和“竿牘”,其中“苞苴”是形容詞詞組,表示內容充實、詳盡;“竿牘”是名詞詞組,表示文字、文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內容苞苴竿牘,引人入勝。
2. 這篇文章的寫作水平很高,苞苴竿牘,讀起來很有意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苞苴竿牘”拆分為“苞苴”和“竿牘”兩部分記憶。其中,“苞苴”可以聯想為“包裹著很多東西”,表示內容充實;“竿牘”可以聯想為“寫字的工具”,表示文字、文章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優秀的文章和書籍,學習如何寫出苞苴竿牘的文字。同時,還可以積極參與寫作訓練,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苞苴竿牘,我們都聽得很明白。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苞苴竿牘,吸引了很多讀者。
3. 高中生:這篇論文的論據苞苴竿牘,說明了作者的觀點。
4. 大學生:這篇研究論文的結論苞苴竿牘,為后續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5. 成年人:這份報告的數據分析苞苴竿牘,對決策具有重要意義。